发布平台
首页 | 合作交流 | 群公论坛

第五届群公论坛:全球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卫生外交

        2021年11月18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以下简称“群公学院”)主办,外交学院协办的第五届群医学及公共卫生论坛在京召开。

本次论坛为落实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会晤共识,聚焦全球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和全球卫生外交,邀请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机构代表与中方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开幕式由群公学院杨维中执行院长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群公学院院长王辰院士和外交学院徐坚院长分别致辞。

王辰院士指出,在一个国际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全球健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全人类健康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当前,各国除了要面对疫情防控的压力,还要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以及慢性病的巨大负担。全球卫生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和教育领域,其发展情况对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各国专家对全球重要卫生问题的交流,并探讨通过外交手段建立卫生伙伴关系和治理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外交学院徐坚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总结我国自身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思考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过去和未来,都不能绕开公共卫生议题。疫情背景下,各国携手推进全球卫生安全与卫生发展,积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势在必行。开展卫生外交既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对解决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形势下,卫生外交人才的培养工作刻不容缓。外交学院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的重要指示,在今年3月31日签署合作协议,实现强强联合。两校共同培养的首批全球卫生外交方向研究生已经入学,各项工作取得快速进展。



在专题一部分,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教授着重论述了疫情背景下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问题。她指出,我国在防控国内疫情和开展国际援助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少数对中国行动污名化、标签化的偏见和误解。如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与培养跨学科治理人才是我国教育界亟需解决的课题。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驻华首席代表李文凯博士分享了CMB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百年携手的事迹并指出CMB将继续采取有力行动为中国卫生界培养优秀的专业化国际人才。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代表高力博士从全球新冠疫情发展的最新状况入手,介绍了世卫组织助力亚太各国应对新发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战略。他强调,传染性疾病无国界,唯有协同合作才能战胜挑战。

专题一汇报环节结束后,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研究员主持了APEC 2020“健康女性·健康经济研究”最高奖获得者赵方辉教授的奖金捐赠仪式。赵方辉教授发表捐赠感言,向与会者分享其将奖金赠予新一代学子的初心和动力。王辰院士代表学校向赵教授的善良和慷慨表达了感谢。

在专题二部分,王辰院士首先介绍了医学、卫生、健康和群医学等不同概念的差异,阐述了群医学的理论体系,并指出群医学理念对推进全球卫生健康事业的指导意义。随后,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杨建悦分享了盖茨基金会在推动全球健康理念传播中的经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全球健康中心主任乔友林教授详细介绍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全球卫生外交人才培养模式并强调协和与国际顶尖高校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外交学院亚太研究中心韩志立主任指出,全球卫生治理是国际政治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国际社会需要在全球健康理想和国际政治现实中寻求平衡,实现各国卫生政策的协调。

在专题三部分,WHO总部项目官员Elena Fidarova指出消除宫颈癌是具有全球影响的公共卫生议程。她还详细介绍了WHO加速消除宫颈癌计划的三大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聘教授邵瑞太结合其在WHO数十年的工作经历指出,消除宫颈癌应该从现状评估,确定干预措施以及实施策略,实施干预措施和行动,阶段性和最终评估等四个方面着手,基于证据、科学施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赵方辉教授简述了中国消除宫颈癌工作的现况,重点介绍了开展试点城市HPV疫苗接种工作以带动全国加速实现中国宫颈癌消除的模式。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事处周凯博士对全球艾滋病感染现状进行了介绍,提出应施行艾滋病与宫颈癌整合防治的全球战略。